保護數位供應鏈免受網路攻擊
快速數位轉型在帶來機會的同時,也為組織帶來了挑戰和風險。供應鏈的網路攻擊可能危及敏感資料、擾亂營運,並導致重大財務損失,影響所有相關各方。
但若採取數位信任方式,主動處理供應鏈的這些風險,就有可能造成改變。本文將探討這些漏洞,以及組織可採取哪些步驟來保護其資料和供應鏈,以避免惡意軟體和駭客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影響。
數位供應鏈漏洞
數位供應鏈是指用於管理和追蹤整個組織內貨物、服務和資訊流的系統和裝置互連網路。這包括從企業資源規劃 (ERP) 系統到雲端服務和行動應用程式的一切內容。
這些技術的使用日益普遍,導致網路犯罪分子可加以利用的潛在漏洞不斷增加。因此,其對整個供應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帶來了潛在風險。
單點故障或漏洞可能會引發影響整個網路的連鎖效應。例如,2023 年 2 月發生的 GoAnywhere 資料外洩事件影響了 130 家組織,包括日立能源、Rubrick、寶僑和 Axis Bank 等知名公司。
我們的情報分析師發現,數位供應鏈攻擊的頻率和複雜性大幅增加。當位於德州軟體公司 SolarWinds 成為駭客的目標時,其所造成的威脅就暴露無遺。駭客成功將惡意程式碼植入 SolarWinds 的一個程式,發動了一場影響深遠且代價高昂的網路攻擊。
駭客知道,如果他們以供應鏈為目標,很可能很快就會收到贖金,因為竊取資料或鎖定重要系統的存取權所帶來的影響既重大又直接。
您有'機會透過積極採取行動並迅速因應數位風險,來獲得更完善的防護,同時也要認識到,犯罪分子不僅能利用技術突破實體防線,也能以實體攻擊攻破技術防禦。
在不確定的市場中保護數位供應鏈
在這個經濟動盪、材料短缺、勞資糾紛和地緣政治壓力已經導致供應鏈不穩定的時代,對於像您這樣的組織而言,確保數位供應鏈安全無虞實屬至關重要。俗話說的好:「不做好準備,就是準備失敗」。
以下是組織可採取的四個重要步驟,以保障其數位供應鏈:
- 實施強大網路防禦能力,例如加密、防火牆、入侵偵測與防禦系統,從源頭防止犯罪分子存取資料與系統。
- 定期監控和更新系統與軟體,以處理漏洞,並確保任何可輕易透過遠端管道存取的新技術的安全性。
- 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並準備事件應變與持續營運計畫,以便在遭到網路攻擊時能立即啟動應對。
- 採取主動,持續管理風險。這可能是確保數位供應鏈不會成為組織營運持續性最大挑戰的根本之道。
只要遵循這些步驟並保持警覺,就能以更有效的方式保護資料和供應鏈免受網路威脅,並將潛在損害降至最低。
網路攻擊漏洞
數位供應鏈越來越容易受到網路攻擊,即使是單一安全漏洞也可能對組織造成災難性影響。然而,只要採取主動積極的方法,並實施本文所概述步驟,組織就能以更有效的方式保護資料和供應鏈,使其免受網路威脅。
透過與時俱進的網路防禦能力,以及持續監控和評估風險,組織可將潛在損害降至最低,並確保營運持續不中斷。隨著網路攻擊日趨複雜,企業必須加強數位信任,並保障供應鏈免受惡意攻擊者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