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服用於廣泛的危險情況,設計一系列的標準來評估提供極端溫度防護服或防護化學品
潑濺的工作裙。
若按照製造商的說明書進行正確維護和清洗,則所有防護服仍將保持其有效性。灰塵和有毒物質污染會增加防護服的風險,
使其變得容易因火勢而著火。
如同所有的防護設備,防護服只可在指定參數內穿戴,所有使用者務必熟悉使用說明限制。
化學、生物、輻射和核 (CBRN) 防護情況下,穿戴者密封於高強度材料套裝裡,完全密封並提供呼吸清潔空氣。保持防護服壓力為正,在密封服內透過呼氣閥建立正壓阻止污染物進入,從而將呼出的空氣排除。 這樣會避免空氣在系統內再次循環的可能性。
相對於給定的情況,也可使用帶有動力或供給空氣過濾裝置的污染防護服。
防護符標準
BS EN 464: 1994
防護液體與氣體化學品,包括氣溶膠與固體顆粒
BS EN ISO 15025: 2002
抗熱防火防護服
BS EN 14605: 2005
防護噴霧密閉連接的化學品 (設備類型 4)
BS EN 533: 1997
抗熱防火防護服
BS EN 14605: 2005
防護液體密閉連接的液體化學品 (設備類型 3)
BS EN 702: 1995
抗熱防火防護服
BS EN 14605: 2005
防護液體化學品
BS EN 943-1:2002
液體與氣體化學品、懸浮顆粒和固體顆粒防護服
BS EN 468: 1995
防護液體化學品
BS EN 943-2: 2002
液體與氣體化學品、懸浮顆粒和固體顆粒防護服
BS EN 469: 2005
消防員防護服
BS EN 1073-1: 1998
放射性污染防護服
BS EN 510: 1993
用於移動零件件糾結風險防護服
BS EN 1073-2:2002
放射性污染防護服
BS EN 530: 1995
防護服材質的耐磨性
BS EN 1149-1: 2006
防護服:靜電性能
BS EN 531: 1995: 1998
接觸高溫的工人防護服
BS EN 1149-2: 1997
防護服:靜電性能
BS EN ISO 6529: 2001
防護液體與氣體滲透 (ISO 6529:2001)
BS EN ISO 10819: 1997
機械震動與撞擊 (ISO 10819: 1996)
BS EN ISO 13995: 2001
防護機械性能 (ISO13995: 2000)
BS EN ISO 13997: 1999
抗尖銳物品切割 (ISO13997: 1999)
BS EN 342: 2004
防寒
BS EN 343: 2003
防護惡劣天氣